泰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泰农技字〔2025〕5号】

2025-03-31 泰安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有关功能区管委会:

为切实抓好甘薯生产管理,确保全市甘薯丰产丰收,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2025年全市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参照执行。

泰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25年3月26日

2025年全市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选用良种

宜选用通过国家(省)审(鉴、认)定或国家登记的高产、优质、多抗的甘薯优良品种。鲜食及食用加工型品种主要有烟薯25、济薯26、普薯32、龙薯9号、哈密、金海美秀等;淀粉加工型品种主要有济薯25、商薯19、徐薯25等。紫薯品种有泰紫薯1号等。

二、育苗

(一)苗床准备

选择生茬地或者三年未种植甘薯等旋花科作物的肥沃地块作苗床。多年用固定苗床使用前应严格消毒杀菌,更新床土。育苗前结合整地施基肥培肥床土,一般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复合肥(15-15-15)50公斤,并施用甲基硫菌灵、辛硫磷等,深翻、旋耕、耙平,混匀床土。根据地势开挖苗床,一般苗床宽1.2~1.5米,深以排种覆土后略低于过道为宜,两个苗床之间走道30~60厘米。也可采用高畦滴灌育苗方式,将滴灌带铺设在苗床上,间距20~25厘米。

(二)种薯处理

选择具有品种典型特征、薯皮颜色正常、薯块大小适中且无冷、冻、涝、伤和病虫害的健康夏薯作种薯,最好使用脱毒种薯。脱毒种薯用10毫克/公斤赤霉素水溶液浸种30分钟;一般种薯要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消毒10分钟。种薯处理后采用平排或斜排法摆放,一般密度为15~20公斤/平方米。排种后浇透水,然后用细土均匀覆盖2~3厘米,最后覆盖透明地膜,地膜与床面要留有一定空隙。

(三)苗床管理

苗床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控制氮肥用量和水分,降低湿度。

1.前期管理。种薯排放后使用酿热丝或覆膜等方式,提高床温到35℃,保持3~4天,然后降至32℃左右,保持3~4天。薯芽出土后,及时去除地膜。拱棚内温度超过35℃时,中午要及时通风,傍晚封闭。

2.中期管理。待苗齐后,选择晴暖天气的上午10时~下午3时,适当打开薄膜通风降温,床温降至25~28℃。干旱时及时浇水,浇水后晾1~2小时后再盖棚膜,防止湿度太大,产生气生根。

3.后期管理。采苗前5~6天浇一次大水,进行低温炼苗。当温度在20℃时,将薄膜全部揭开,做到高温期水不缺,低温炼苗时水不多。每采一次苗追一次肥,每10平方米追施尿素不超过0.25公斤。追肥后立即浇水。

(四)采苗

在离床土面5厘米处高剪苗,防止薯块病菌以及土传病菌通过薯苗带到大田,保留底部1~2片叶,以利于新芽萌发。尽量选择短节间薯苗。更换品种前用2%NaCl浸泡剪刀3~5分钟进行消毒。

(五)壮苗标准

壮苗是指叶片鲜绿、舒展叶7~8片、顶三叶齐平、叶片大而肥厚、茎节粗短、茎上无气生根、无病虫害、株高25厘米左右、苗龄30~35天。春薯苗百株重700克以上、夏薯苗1500克以上。

三、适时种植

根据种植模式、品种、上市时间等确定栽植和收获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其中,鲜食型春薯可适当晚栽10~15天,过早易感染黑痣病且皮色不鲜艳;夏薯要力争早栽,6月上中旬为宜,越早越好。可将薯苗基部浸泡在60~80毫克/公斤的α-萘乙酸溶液中10分钟,促进生根,浸苗后立即栽插。甘薯栽秧深度一般以5~7厘米为宜。可采取斜栽或水平栽方式,垄顶斜插秧适宜株距为20厘米左右;淀粉型甘薯一般每亩3000~3500株,鲜食性甘薯一般每亩4000~4500株,夏薯比春薯每亩增加200~300株。栽后一周内对因病虫害或栽植不当造成的死苗选用壮苗及时补栽。

四、科学肥水管理

增施有机肥和氮素化肥以及适量磷钾肥作基肥,每亩施用猪粪、鸡粪等含氮丰富的有机肥2500公斤左右,纯氮(N)8~12公斤,磷肥(P2O5)5公斤左右,钾肥(K2O)20公斤左右,其中,钾肥50%做基肥施用、50%封垄期追施。有水浇条件甘薯田,在分枝结薯期(栽植后10~30天)浇水,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70%左右,有利于增加单株结薯数量和中型薯块比率,提高商品薯率。

五、病虫害防治

育苗期定期检查苗床,发现病毒病、黑斑病等病株连同种薯一起拔除销毁,周围杀菌处理。起垄和栽插时需重点防治茎线虫、蛴螬和金针虫等,尽量选用无线虫的地块种植,曾发过病的重茬地块,每亩可施用2公斤毒死蜱或辛硫磷加20公斤豆饼,豆饼磨碎与毒死蜱或辛硫磷混匀,均匀撒施,然后旋耕、起垄。薯苗移栽至大田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药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00~500倍药液浸泡薯苗基部10厘米处8~10分钟,以防治黑斑病;用40%辛硫磷乳油400倍液浸苗基部10分钟,以防治茎线虫病。大田发现黑斑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并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根据情况,可连续隔7天喷1次,直到根除。

六、收获与贮存‌

根据生产季节和市场行情,成熟后择晴天收获。收获时要轻挖、轻装、轻运、轻卸,减少薯皮和薯块碰伤。需贮存的,要求温度在10-15℃,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同时防止挤压,注意通风散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