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900004341515Y/2024-000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泰安市农业农村局 | 组配分类 | 年度计划 |
2024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六个聚焦、六个突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奋力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泰安篇章”。
1、聚焦高质高效创建,实现粮食产能提升新突破。扛牢政治责任,强化过程督导,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总产稳定在557万亩、262万吨。紧抓“地”和“种”两个要害,新建13.5万亩高标准农田,抓好宁阳县全国小麦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东平县国家级大豆制种大县和岱岳区、肥城市省级小麦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持续推进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纵深开展“一十百千”示范创建,深入实施“1247”提升行动,推动“小田并大田”,打造规模化、集约化、效益好的托管服务示范样板,全年托管服务面积达到275万亩。集成高产技术,集聚资源要素,打造沿汶河40万亩汶阳田“吨半粮”、120万亩“吨粮”齐鲁粮仓,积极创建黄河流域粮食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争取省农业农村厅给予政策支持。
2、聚焦特色产业培强,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新突破。一是紧盯种子前沿,打造农业创新高地。推进泰山番茄创新研究院及下设的种源创新中心、智慧蔬菜种苗研发中心、产业品牌中心和优特新品种示范中心“一院四中心”建设,引领泰山番茄等蔬菜产业做大做强。突出抓好茶叶、百合、甘薯、黄精、灵芝等特色产业育种制种,牢牢站稳农业创新发展制高点。二是强化科技赋能,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整合省内外专业技术力量,围绕粮油等大宗作物和泰山茶、板栗、灵芝等特色产业,建立市级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服务团,采取1+7+N(1即1个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7即围绕七个领域组成专家组,N即辐射带动的生产加工基地和企业)建设模式,开展良种筛选、高效栽培、绿色植保、全程机械化、加工增值、数字农业、品牌营销等工作,构建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三是坚持以点带面,助推农业集聚发展。建设一批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形成沿泰山山脉1万亩泰山茶旅融合示范基地、沿汶河流域30万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沿泰山-徂徕山20万亩泰山板栗精品种植基地、东平湖30万亩生态渔业养殖基地和以新泰众客为龙头的1亿只高效肉鸭养殖基地,构建黄河流域农业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新格局。
3、聚焦数字平台建设,实现农业经营管理新突破。一是拓展数字农业应用场景。围绕种植、养殖等领域,通过物联网技术,收集、整理和分析气象、土壤、疫病感染、作物生长等大量农业数据,为农业生产种植计划制定、施肥管理、灌溉管理、病害防治等提供科学精准的信息支持。二是推动金融赋能产业平台建设。以“互联网+平台+全链条”为模式,重点打造生猪、奶业、家禽、蔬菜、泰山茶、渔业等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建立农资集采、社会化生产服务、产业数据、销售服务等板块,在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提供全链条、全体系服务,实现产业矩阵式提升。同时联合银行、保险、担保公司等开发产业金融服务平台,解决产业普惠融资难、资金周转难等问题。力争用5年时间,生猪平台交易额达到240亿元、肉鸭平台交易额达到120亿元。
4、聚焦双大双强培育,实现农产品加工新突破。针对全市“种加比”较低(2022年,我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447.5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4.1亿元,种加比为1:0.64,低于全国1:2.52、全省1:1.71水平),农产品加工业存在小、散、弱等问题,强化措施、聚力攻坚,力争实现“种加比”翻番的目标。一是强化企业梯次培育。聚焦“双大双强”,开展“龙头企业-腰部企业-中小企业”梯次培育,对主营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提升产业带动能力。优选100家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加快“小升规”步伐。重点推进投资20亿元的首农集团功能糖制备产业园、投资5亿元的大窑饮品智能工厂、投资5亿元的韩伟集团蛋制品深加工等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尽快实现投产达效。完善农产品加工行业政策支撑体系,实施纳统倍增计划。鼓励县市区针对当地传统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积极引导家庭式小作坊企业向园区集聚,实施升规纳统,力争2024年新增纳统企业30家。二是强化企业家队伍素质提升。组织农产品加工行业知名专家学者,面向不同梯队企业开展定制化培训,提高企业家思想境界、知识层次。积极邀请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产业发展顾问,推动政府、企业与市场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三是强化企业品牌打造。健全“市级区域公用品牌+县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运作机制,通过展会、电商直播带货、直营店等模式,持续打响“泰好吃”品牌。强化企业品牌建设,做好企业农产品认证和标准化基地培育,提升企业品牌运营能力和影响力。
5、聚焦齐鲁样板打造,实现农业投入模式新突破。一是强化国企驱动。以41家结对国企为切入点,通过产业融合带动、片区深度开发、生产托管服务、农特产品销售等,全面激活企业、片区和社会资源,合力打造党政企村农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的产业模式,聚力推动示范片区提档升级。力争上半年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议在我市召开。二是强化金融撬动。用好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工具,引入省农担公司,通过补贴担保费和贷款贴息奖补支持,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三农”领域。三是强化龙头带动。充分发挥市农业产业集团引领放大效应,提升属地化“三农”资源统筹整合能力,为产业发展、农资采购、资本运营、科技创新、品牌培育等搭建平台。引进中粮、中化、北大荒等农业央企,在托管服务、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6、聚焦政策项目前沿,实现农业对上争取新突破。针对梳理的56项国家和省级惠农项目,锚定竞争性项目,有针对性抓好对上争取。聚焦乡村建设,争创2个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项目(4000万元)、2个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项目(9000万元)和25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2500万元)。聚焦现代农业,争取实施1亿元国家现代农业强县项目、1亿元的农业全产业链项目、1.2亿元东平县集中连片内陆养殖池塘标准改造和尾水治理项目、4000万元国家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等,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