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县乡持续提升全域环境。通讯员供图
□通讯员 吴楠
为进一步提升绿化景观和群众居住环境,连日来,东平县旧县乡抢抓春季绿化补植补栽黄金时期,对辖区绿化带内缺株断带、苗木枯死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统计,并立即开展增植补绿行动。
“此次增植补绿工作,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从苗木的起苗、运输、栽植到养护管理,做到层层把关、一环不落,确保在春季最佳时期内全部完成补植补栽工作。截至目前,旧县乡园林绿化办共栽种石楠球430余棵、冬青1000余棵、瓜子黄杨1200余棵、月季110余棵、海棠树60余棵,为建设绿色、文明、美丽旧县再添新绿。”旧县乡园林绿化办主任巩义达介绍。
近年来,旧县乡持续提升全域环境,高标准打造人和景美、宜居宜业特色小镇,围绕“山水城镇、颐养小镇”定位,探索建设精细化、管理长效化,持续做实“里子”、扮靓“面子”,赋能群众品质生活。
以民生保障为本
提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旧县乡整合资金进行多元投入,深入推进社区、村设施完善、功能配套。旧县乡综合实施驻地品质提升工程,铺设沥青路面1.2万平方米,弱电下地1340米,架设路灯60盏,进一步提升绿化、亮化景观;开展220国道、246省道路域环境整治,修缮改造排水沟5.3公里,栽植石楠、法桐等2万余株,加装路灯970盏,打造畅安舒美的道路交通环境;强化“环湖沿黄”双线治理,对16个村居外墙立面进行净化提升,沿湖侧种植格桑花1.2万米,安装1540盏太阳能路灯,新建、提升生产生活道路11.97万平方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提高。
旧县乡稳步推进设施配套渐次提升、功能日益完善。“幸福食堂”为692名75岁以上老年人解决吃饭问题;新型卫生院实现了“前院医疗、后楼康养”;工业园区产业配套建设步伐加快,众车间、工厂提供500余个就业岗位,进一步满足群众“楼上安居,楼下就业”需求。
以责任落实为纲
推动全域提升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旧县乡坚持党委主抓、专班推进的责任机制,严格实行“领导干部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制度,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同心、层层落实的工作体系。管区、各职能部门厘清职责范围,深化绿化建设、巡查管护的协调联动机制,对国道沿线、驻地沿街商铺实行“绿黄红牌”环境管理标准,将各户卫生情况和整改事项细致分类,逐级落实“一对一”“一对多”包保责任人,每月进行动态监测和综合评比,确保精细化管理机制高效运作,全域环境提升向纵深推进。
以队伍建设为基
推进卫生保洁、绿化养护再上新台阶
旧县乡强化保洁队伍管理工作,按照“融合管理、双岗同责”原则,统一公益岗、保洁员两支队伍的工作职责和考核标准,根据保洁效果、轮岗培训和群众监督情况进行考核;要求每日做到两轮清扫、每周参加一次培训、每月组织一场剖析,逐步实现保洁队伍规范化、专业化。
旧县乡强化绿化养护队伍建设,依托乡建办和社区物业成立两支绿化养护队伍,划分驻地社区沿线、“环湖沿黄”两块区域,进行绿化带养护规范化作业。在开展220国道环境整治行动期间,绿化养护队伍自购苗木、自行施工,栽植独杆月季700余株。旧县乡聘请东平县园林局专家进行理论培训和实践教学,并配备10余支锂电便携式高压喷枪,确保绿化管护工作向精细化延伸。
旧县乡强化村级管理职能提升,将村干部工资绩效与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挂钩,通过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督导、实行“志愿者积分+”等措施,夯实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村级主体责任,让积极参与美丽庭院创建、乡村环境提升的村民成为整治工作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实现村村环境“洁净美”。
以管理制度为要
保障全域环境治理常态化保持
旧县乡统一全域环境提升标准,制定集中整治行动规范,在常态化“晾晒评比”、实地观摩的基础上,建立乡域人居环境整顿数据库,对村内沟塘、畜禽粪污、农作废弃物、乱堆乱放等方面实行动态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清理处置。
旧县乡开启常态化“巡查+督导”模式,以管区为单位,组建由乡建办、村干部、网格员等构成的巡查队伍,每天对各条街道进行巡逻检查;成立由多部门组成的督导组,每周二、周四开展随机抽查,每月根据日常巡查和周督导情况进行通报,对标挂账、逐一销号。
接下来,旧县乡将继续强化责任意识,完善管理机制,用“绣花”功夫,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精细化、常态化”的工作原则,切实把绿化养护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努力提升管理养护水平,力促全域建设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