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典型推介】泰山区邱家店镇跨村联建、区域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023-09-04 泰山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

(图1:邱家店镇汶水片区航拍图)

近年来,泰山区邱家店镇依托生态自然禀赋和产业发展优势,强化片区观念和统筹思维,通过跨村联建、区域共建,既因地制宜差异开发,又集合优势互为补充,先后打造了“泰山泉乡”王林坡、“民俗风情”埠阳庄、“老家味道”中郭庄等7个和美乡村示范村,重点打造以现代食品、民俗旅游、苗木花卉、针织印染为主的全域乡村振兴样板区。

一、组织联建抓班子

坚持把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贯穿乡村振兴全周期、全过程,用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强阵地。健全汶水片区党建组织架构,成立汶水片区党委,持续放大王林坡党群服务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新建中郭庄片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区域化党建推动区域化联动发展。二是优机制。借势全省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开展“基层组织整顿建设年”,组织实施“五清一强”攻坚行动,建立结对帮促、比武打擂、“三资”长效监管等机制,村级班子干事创业劲头不断增强。去年以来,片区开展结对联建活动14次,组织村级打擂4轮,观摩项目42个。三是聚人才。实施“青苗精培”工程,招聘15名大学生到村任职,储备“五乡”人才41人,片区村均实现至少一名35岁以下年轻人进入村“两委”班子,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图2:王林坡片区党群服务中心)

二、产业聚集搭台子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泰山区通过搭建三个平台助力实现产业振兴。

一是搭建就地就业平台。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为更多群众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实现劳动力资源共享。近年来,片区先后搭建了汶泉圆樱桃组培育苗、丰茂有机果蔬等10余个就业平台,就业岗位达1100余个,就业村民月平均收入超过3000元。二是搭建就地致富平台。在深挖各村特色资源基础上,放大产业效益,探索共同富裕实现路径。去年以来,共投资2000余万元新建村级产业项目16个,可为村集体增收400余万元。以先富带后富为原则,将资金集中整合实施联建产业项目,投资1000余万元实施联建项目3个,年可实现分红64万元,可为363户脱贫享受政策户分红,户均分红1000元。三是搭建就地培训平台。与我市优秀电商企业合作,采取“线上理论+实景演练”,加快培养更多懂电商的“新农人”。截至目前,共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学员210余人,农户亲手种植的草莓、晴王葡萄、贝贝南瓜等农产品上线电商平台,销售额超过20万元。

(图3:技术员到刘家疃跨村联建农业园进行技术指导)

三、生态整治优面子

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治理,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一是环境综合治理。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对片区内生态环境、空间环境进行清理整治,清理河道范围内违法建筑6处200余亩,高杆树木400余亩;清运渣土及垃圾3000余立方。新创建省市区美丽乡村各1个,片区内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二是设施连片提升。投资9000余万元,修建沿汶河观光路10.2公里,铺设“四好农村路”24公里,对片区内污水管网进行改造提升,全部实现雨污分离。提升污水处理能力。三是项目打包策划。加大金融政策争取,将片区内河道治理、湿地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环卫一体化等生态环保建设项目整合打包,策划入库债券项目6个,总预算19.74亿元。

(图4:省景区化村庄、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王林坡村清泉湾景观)

四、治理拓深厚里子

坚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

一是“善治”实现一网通管。完善“镇级统管、片区调度、村级主抓、网格兜底”四级治理体系,探索“四定四清”网格治理模式,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夯实乡村善治根基。片区内共设置网格38个,通过网格开展“双敲双扫”,入户走访2700余户、解决群众诉求50余个,建立常住及流动人口信息6400余份。二是“法治”推进依法行政。成立依法治镇委员会,建设运行依法治镇办公室,参与全镇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扎实开展全民普法工作,营造法治氛围,引导全镇上下遇事找法、有事靠法、办事依法、成事用法。三是“德治”以文润心。以汶河文化为底蕴,将农耕文化、石敢当文化等融入乡村建设,举办10届石敢当文化节,建成“乡村记忆类”村史馆3处,拥有非遗传承人3人。建立“五色”志愿服务体系,推动文明创建形成合力,今年以来片区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60余次。

(图5:埠阳庄村网格服务驿站)

近年来,邱家店镇乡村振兴逐步探索出以和美乡村为底色,以增强内生动力为根本,以群众满意为遵循的发展路子。通过深耕有“邱”必应、有“邱”必赢的营商环境品牌,做实一叶知“邱”的宣传文化品牌,用活岱下“邱”点兵的创先争优载体,全力擦亮春华“邱”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品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