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900004341515Y/2023-0000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泰安市农业农村局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部门文件】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7年)的通知(泰政发〔2023〕1号 )

2023-05-19 泰安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省属以上驻泰各单位:

  《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泰安市人民政府

2023年5月16日

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意见(2023-2027年)

  为加快推动全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强化产业链思路规划布局,立足泰安农产品特色和产业基础,聚焦高效蔬菜、高端畜牧、泰山茶三大优势特色产业(以下简称三大优势特色产业),强化科技驱动,推动数智赋能,促进三产融合,做强大园区、构建大集群、彰显大品牌,着力打造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进跨区域、跨产业、全要素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品质量,不断拓展产业价值,助推农业增效,加快农民增收。  

  (二)发展目标。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工作思路,持续开展集中攻坚,推进基地园场化、产业集群化、营销品牌化,培树生产规模大、质量标准高、科技支撑强、产业链条长、综合效益好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构筑鲁中地区极具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高地,努力打造全省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区。到2027年,三大优势特色产业产值年均增幅不低于17%,总产值达到480亿元以上,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由2022年的31%提升至50%以上;产业主产区农民年增收不低于10%,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2个百分点。建设高标准示范园(场)400个,龙头企业集群100个;打响“泰安农品·泰好吃”区域公用品牌,全面提升三大优势特色产业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

  二、工作重点

  (一)打造“三大基地”,提质增效树标杆。聚焦高效蔬菜、高端畜牧、泰山茶三大产业,实施高标准园(场)建设工程,引导国有资本、工商资本介入,打造集种苗培育、标准化种养、农产品加工、品牌营销于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种养聚集区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1.建设高品质蔬菜生产基地。以设施蔬菜、有机蔬菜、食用菌等为重点,在防止耕地“非粮化”基础上,规范建设设施蔬菜大棚,集中连片推进传统蔬菜产区老旧蔬菜设施改造提升,推进生产设施、技术模式、质量管理标准化,强化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示范应用,打造成方连片200亩以上高效蔬菜(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园区100个,辐射带动形成优质蔬菜生产基地60万亩以上,逐步形成生产订单化、产品优质化、全程标准化、营销品牌化的产业格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2.建设高端化畜牧业生产基地。以生猪、奶业、家禽养殖等为重点,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建设绿色、生态、循环养殖体系,以产业龙头企业为引领,引导扶持繁育、养殖、加工和销售一体发展,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养殖场250个,带动形成“龙头引领有力、技术设备高端、配套设施齐全、产业链条完备、土地集约高效”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到2027年,全市规模化养殖场存栏生猪从2022年45万头提高至70万头以上;高产优质奶牛5万头以上;家禽规模化养殖存栏从2022年3000万只提高至5000万只,其中,立体智能养殖存栏从700万只提高至1500万只。(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3.建设高标准茶旅融合基地。以现有茶园为基础,以新建扩建为补充,强化资源整合,加快改造提升,推动集约发展。建设标准达到茶树良种化、布局园林化、耕采机械化、防控绿色化;管理运营突出品种布局、技术措施、采收标准、产地检测“四统一”,实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力争打造100亩以上集中连片高标准生态茶园50个,带动形成高标准茶旅融合基地3万亩以上,构建泰山茶“一山两翼”文旅融合带,全市茶园5.5万亩以上,年产高品质干茶达到2000吨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二)推行“三联模式”,全链融合促循环。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与现代食品产业、现代服务业、农户有机融合,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利益联结模式,拉长链条、拓展赛道、提高层次,切实增强产业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

  1.“农户联基地”抱团增收。

  (1)资源整合,壮大规模。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在基地建设和生产经营中的主体作用,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将有意愿的种养小户、散户、家庭农场等,通过土地流转、资产入股等方式纳入基地开展规模化生产经营,健全完善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主体整合和要素聚集,不断膨胀基地产业规模。(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2)统一服务,强化保障。坚持以服务中小散户为重点,充分发挥供销社服务“三农”主力军作用,鼓励扶持统一开展农技推广、土地托管、代种代养、烘干收储、产品营销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同农业社会化服务深度融合,构建组织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服务能力较强、服务行为规范、全产业链覆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

  2.“基地联企业”集群发展。

  (1)企业化管理经营。立足产业基地建设发展,推动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延链、补链、强链,持续做大做强,推行企业化管理运营,鼓励采取出资新设、收购或入股等形式兴办公司,三大产业领域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少于70家,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后备企业不少于20家、国家级龙头后备企业2家。加大上市后备企业扶持力度,优先配给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资源和政策,加快上市进程。到2027年,力争培育上市后备企业2家。(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2)集团化深度融合。推行“食品企业+产业基地”合作模式,优选100家规上现代食品加工企业,与高效蔬菜、高端畜牧、泰山茶生产基地开展产业“联姻”,培育年总产值过1亿元泰山茶产业联合体15个、过10亿元高端畜牧产业集团30个、过5亿元高效蔬菜产业联合体55个,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在原料供应、精深加工等方面深度合作,加快构建稳定畅通、优质高效的农产品供销体系。(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3.“企业联市场”激发动力。

  (1)做强关联产业。围绕高端畜牧、高效蔬菜产业,持续做大肉制品加工、休闲食品、宠物食品等产业,鼓励企业开发安全优质、营养健康、绿色生态食品,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培树壮大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强化政策引导扶持,大力招引和培养预制菜企业,每个高效蔬菜产业重点乡镇(街道),至少培育1家投资过千万元预制菜企业。加快泰山茶产业与泰山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立集泰山茶文化宣传、加工、品茗、旅游、销售于一体的泰山茶产业聚集带。(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2)做强配套产业。推进农产品装备机械、包装印刷等企业发展,重点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支持企业购置冷链车辆,推广全程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和控制设备,提升冷链运输服务能力;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2个立足全市、辐射300公里的冷链物流中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三)搭建“三个平台”,精准营销提效益。构建“电商平台+区域平台+品牌推介”点线面结合的营销模式,提高名特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1.做大电商营销平台。以优势特色产业需求为导向,持续开展农村电商培训,提高电商人才网上营销实战技能;积极培育一批农村电商龙头骨干企业,不断壮大农村电商企业主体;鼓励涉农中小企业加强电子商务应用,形成电商与农业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的态势,切实打通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支持各县(市、区)、功能区通过聘请电商公司、专业团队等方式,举办直播电商促销活动,推动优势特色农产品“触网上行”。(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2.做强区域营销平台。加快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数字化转型,完善物流、电商等数字化配套设施,拓展增值空间,改造或新建规模化农产品批发市场10处以上。精准招引数字营销头部企业,在泰安设立全国性总部或区域运营中心,通过数字化运营凝聚全省乃至全国优势资源,带动种养殖、食品加工、金融、保险、物流等全链融合发展。推动新泰全国肉鸭交易中心数字化平台、肥城全省生猪网络交易中心、冻冻科技数字化供应链等重大项目落地。到2027年,肉鸭交易平台营业额达到120亿,生猪交易平台营业额达到240亿。(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

  3.做优公用品牌平台。建立“市级区域公用品牌+县级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公用品牌”的三重运作机制,聘请专业公司策划、营销和管理,打响“泰安农品·泰好吃”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县域公用品牌以及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品牌建设,培育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20个。加快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建立泰山茶“优品联盟”,带动泰山茶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高,以高端化带动提升泰山茶整体品牌层次和价值。扩大展会推介,探索建设集产品展示、现场体验、技艺传承、交流互动、技能竞赛等功能于一体的“泰安农品·泰山论剑”永久性展会平台,持续提升泰安农业品牌影响力及品牌价值。(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

  (四)深化“三项建设”,科技驱动增产能。集聚技术、资金、人才等优势要素资源,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提高科技服务效能,推动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1.加强产学研用建设。聚焦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科技需求,依托山东农业大学、市农科院等驻泰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深化产学研用合作,与重点企业合作建设农业技术孵化与产业化转化园区。完善农业科技服务链条,打造农业技术研发和“双创”孵化平台体系。强化项目引领,实施“揭榜挂帅”科技项目,以重点项目破解关键技术难题。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参与现代化种养基地建设,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装备的集成推广应用。(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  

  2.加大种质提升建设。院校企共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新品种区域试验站,充分利用现代生物、现代农业工程、智慧农业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引进、选育适合我市种植的优新品种,加大优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全面提升育苗智能化、机械化、标准化水平,建设完善工厂化育苗体系,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优质种苗资源供应中心和工厂化育苗技术输出中心。建立年产优质菜苗1200万株的市级蔬菜育苗基地20处,示范推广蔬菜优新品种30个以上;打造2家以上国家级高端畜牧核心育种场,提升10家一级育种场。(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3.加快数智赋能建设。搭建“泰安数字农业大脑”,推动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定制农业等“互联网+农业”新业态。推广农业自动监测、智能控制、自主作业等先进适用智能装备和农场在线管理系统,加快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1+3+N”优势特色产业协同推进体系,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成立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下设高效蔬菜、高端畜牧、泰山茶3个专项工作组,形成专班推进、专人落实、专项实施的工作局面。突出各县(市、区)、功能区主体作用,结合辖区内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做好细分产业领域专项方案的编制实施。建立常态化协调推进机制,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功能区〕

  (二)强化政策扶持。市财政从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中安排1亿元资金,统筹用于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奖补;各县(市、区)、功能区根据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加大资金支持,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发展肥城桃、宁阳大枣、泰山板栗、东平湖水产等特色产业。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统筹整合国家、省、市相关产业政策,更好地推动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强化要素保障能力,重点落实土地保障政策,最大限度支持三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创新财政金融联动机制,扩大“齐鲁富民贷”“鲁担惠农贷”投放规模,利用好“兴农政策联结贷”“泰岗贷”等金融产品,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泰安市中心支行、泰安银保监分局)

  (三)强化人才支撑。聚焦三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统筹整合驻泰高校院所、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合作组织等资源,组建一批科研层次高、专业水平强的专家顾问团队,打造一批服务效能高、技术能力强的农技推广队伍,培养一批素质能力高、示范带动强的“土专家”“田秀才”,构建专家领衔、专业推广、专技扶持多层次的优势特色产业人才支撑体系。(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四)强化督导考核。对优势特色产业开展项目化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挂图作战”。各产业专项工作组细化分项产业突破方案,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建立督查调度机制,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纳入乡村振兴考核体系,并按照考核标准对各县(市、区)、功能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打分排名。(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文字解读:关于《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7年)》的政策解读

音频解读:关于《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7年)》的政策解读

问答式解读:关于《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7年)》的政策解读

问答式图解:关于《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7年)》的政策解读

问答式音频解读关于《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7年)》的政策解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