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奏响乡村振兴铿锵乐章

2023-10-17 泰安日报 秦浩 浏览量: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讯 金秋,收获的季节。仪阳街道刘台村的桃农们将肥桃摞成一堆,等待打包装箱发往外地;湖屯镇纸坊村的特色水果奇异果迎来丰产期,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游;在孙伯镇现代农业全域社会化托管服务综合体,夏秋收获的粮食经过妥善处理,安稳地存储在粮仓里……

近年来,肥城市坚持党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城乡融合为动力,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县域示范区。今年上半年,该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2亿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68元、增长7.8%。肥城市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先后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数字乡村试点县、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省现代农业强县、乡村振兴示范县。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突出乡村振兴“主旋律”

近日,记者来到汶阳镇汶阳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粮食种植区,看到了一片丰收的景象,这里是肥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域。据了解,肥城市自2020年以来已连续4年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在品种选配、行数配置、机具改进、播种收获、田间管理上不断总结提升,集成了适宜当地的导航播种、导航除草、导航收获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同时,组织种植户到示范基地观摩学习,帮助农户直观了解模式种植的配套机具,在种植的每个环节进行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精细化培训,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

近年来,肥城市以坚持工业化理念抓农业,以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为方向,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农业转型升级、迈向高端。针对高产粮、有机菜、肥城桃等特色产业,肥城市建成高标准农田57.3万亩,持续推广“减垄增地”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年增产粮食1000万公斤,今年夏粮总产达到21.4万吨,实现二十一连丰。另一方面,肥城市坚持用现代服务业理念经营农业,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3348家,带动80%的农户参与规模化经营,同时充分发挥供销社优势,整合现有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推广全程数字化托管服务,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实现全覆盖,亩均节本增效300元以上。

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谱写乡村振兴“新音符”

自古文明膏腴地,齐鲁必争汶阳田。肥城土壤肥沃,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种植、蔬菜生产和畜禽养殖基地。步入新时代,如何利用这片沃土创造更大的价值?培育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是关键。

走进安驾庄镇的肥城市地龙农机合作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平坦的硬化场地和琳琅满目的农业机械。据了解,合作社成立以来,共流转耕地1000余亩,先后投资800多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粮食生产、加工基地,建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合作社拥有各类农业机械及配套机具100多台(套),包括播种机、深翻犁、整地机、石磨面粉加工成套设备、有机肥加工生产粉碎机、搅拌机、压缩罐装机等,并配备有北斗导航等先进设备,大大提升了农业机械化作业能力。近几年,合作社投资建成了6FSM-6型高档石磨面粉加工生产线,将企业生产的富硒强筋优质小麦,分别加工成面包粉、水饺粉、馒头粉等不同产品,注册了“熙运来”牌商标,年可加工销售石磨面粉200多吨。

富世康公司,肥城市本土成长起来的集小麦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农业龙头企业,年可加工小麦18万吨,“富世康”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据统计,2022年,肥城市26家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0.9亿元、增长18.1%;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家、总数达到51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109.4亿元、增长11.9%。

向上游种质研发、种植管理延伸,向下游农产品加工储运方向延伸,这是肥城推进农业产业链“链长制”的重要策略。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聚力打造现代食品产业链,肥城逐渐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构建了有机菜、高产粮、肥城桃三大产业链条。目前,肥城正加紧建设现代食品产业园、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两个园区,培植规上食品企业31家,实施产业链重点项目25个。

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渲染美丽乡村“背景音”

村道整洁平坦,民居错落有致,河水清澈见底,文化墙清新雅致……在肥城市老城街道李庄村、大石关村,一幅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尽收眼底。

群众生活品质提升是乡村振兴的意义所在。近几年,肥城市抢抓国家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重大机遇,坚持适度超前,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全域提升,先后开展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等系列活动。目前,肥城市农村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市政管网沿线行政村全部接入城市污水管网,完成432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铺开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支持生活垃圾处理厂和生物质发电扩大规模,日处理能力达1800吨,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村庄覆盖率达100%,获评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示范市。

此外,肥城市“四好农村路”建设有序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达144处,覆盖所有农村人口,乡村绿化覆盖率达30%,潮泉镇成功入选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累计建成泰安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267个,其中,省级37个、泰安市级71个,构建形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提升”的美丽乡村新格局,美丽乡村标准化覆盖率达85%。

据介绍,肥城市将聚焦乡村振兴课题,坚持党建引领,融入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树牢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城乡融合为动力,以共同富裕为目标,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加快构建“两园、三区、四片、多链”的乡村全域振兴新格局,聚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县域示范区。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秦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