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朱家庄村成立岱夏红大樱桃合作社,通过党支部领办,吸收全村286户果农入社,将5000多亩土地连片,改变了传统的一家一户生产经营的模式,建成了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有机绿色大樱桃园,不但为本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还辐射带动周边多个村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集约经营、抱团发展的强村之路,实现了集体增收、村民致富、周边受益、多方共赢。岱夏红大樱桃合作社也荣获泰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等称号。
一、基本情况
朱家庄村位于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西北部,全村共302户、1065人,党员33名,村“两委”干部5人。过去,朱家庄村地理位置偏僻,村内荒山荒坡比较多,交通和土地都没有优势,集体经济收入较低。2007年新班子上任后,为改变落后状态,积极考察学习,结合本地实际引种了大樱桃,经过几年发展,全村种植面积达到了2200亩。之后,为解决管理难、销售难等难题,党支部发挥核心引领作用,领办岱夏红大樱桃专业合作社,吸收全村286户果农入社,将5000多亩土地连片经营,走上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规模化合作经营发展路子,实现了集体群众双增收。
二、主要做法
(一)破解发展瓶颈,探索合作经营。一是支部领办建起合作社。村党支部倡导成立了“岱夏红”大樱桃专业合作社,最初吸收99户种植户入社,按照“支部+合作社”的模式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实现明码标价、统一包装、集中运输,规范了市场运作,提高了村民收入。二是创新管理服务促增收。为提升大樱桃种植管理水平,村“两委”干部主动当好“服务员”,定期给种植户提供育苗管理和信息服务,统一配送化肥、农药等农资,每年实现增收5万元。为便于集中管理、规范经营,2007年,合作社建成了3500平方米的大棚销售市场,通过为客户提供食宿和收购场地,吸引客户到村采购,保障了大樱桃种植的有序发展,村集体每斤樱桃提取交易费0.1元,每年实现集体收入11万。三是村社合作开启新篇章。合作社实行村“两委”干部与合作社管理层交叉任职,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村委会主任任监事长,其他村“两委”成员及2名党员、1名社员代表任理事、监事,合作社发展与村级事务共同研究、一体推进。村党支部成为产业发展、强村富民的引领者,合作社成为党支部与村民之间的利益联结纽带,朱家庄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樱桃生产专业村,年产大樱桃40万斤,户均增收2万元。
(二)规范管理运营,激发发展活力。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村党支部认识到,要保持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必须走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运营路子,做响品牌、做大产业。一是实行制度化管理。严格遵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严格执行合作社章程,明确社员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完善的资金投入、管理运营、收益分配等工作机制,明确合作社的议事决策、权责划分、监督管理、资金使用、利益联结等内容,确保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员大会,商议合作社事务,公开合作社党务、社务和财务。二是坚持品牌化发展。为拓展大樱桃产业化发展空间,发挥农业品牌效应,2009年,合作社为大樱桃注册了“金坠子”商标,建立了“岱夏红”网站,让村民销售的樱桃有了统一品牌,实现了每斤价格比其它地方的樱桃高出3—5元。同时,改建钢结构大棚,客源扩大到东北三省、上海、福建、江苏等多地,大大提高了大樱桃的市场知名度和产品附加值。三是探索公司化运营。为进一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增加收入来源,党支部不断研究论证,决定在村民资金入股的基础上搞土地流转,成立岱夏红股份有限公司,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建立起土地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收益+分红”的新型合作社经营模式。目前,岱夏红股份有限公司按照每亩12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896亩,建设完成冬暖式钢结构大棚92个,主要发展草莓、蓝莓、葡萄采摘和大棚樱桃、油桃,每户村民每年能通过股份收益2.6万元,村集体每年能实现收益100万元。
(三)强化红旗帮带,区域联动共赢。随着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周边村纷纷前来“取经”,村党支部转变发展思路,通过示范引领、技术指导、产业带动等措施,帮带附近十几个村共同发展致富,扩大了发展规模,实现了“联村发展、共同致富”。一是党建联盟示范引领。在夏张镇党委的指导下,成立了“最美岱夏红”党建联盟,以朱家庄村党支部为中心,联合周边12个村党组织成立区域化党建联盟,打造500平方米的党建联盟活动阵地,每月召开一次联盟会议,共同研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组织联建、人才联育、产业联姻,共同做大合作社,做强大樱桃产业,实现区域联动发展、资源共享、共同致富。二是合作社指导帮扶。从社员中选拔32人组成技术服务队,实行统一安排栽植计划,统一购置专用肥,统一购买优质苗木,统一浇水、追肥,统一进行病虫害防治,统一采摘销售“六统一”,为社员及周边果农提供更规范、专业的指导;合作社定期义务组织社员及周边村果农召开座谈会,聘请专家、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讲解,主动为农户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提升果农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先后吸引本村及周边村508户农户入社,大樱桃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多亩。三是区域统筹联动振兴。先后硬化朱家庄及周边村5条道路,打通了产业发展动脉,抓住全市实施“百企联百村”行动的有利时机,建起电商服务站,方便农产品销售;与韩家岗等4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指导大棚种植及合作社运营管理,帮助4个村平均增收3.65万元。整合16个村扶贫项目,建设蓝莓、草莓大棚22个,合作社全程参与指导管理,为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50个,帮助622名贫困群众实现年增收18万元。
三、取得成效
党支部+合作社的联动发展让朱家庄村合作社越做越大,村集体实力越来越强,现在的朱家庄村内道路四通八达,村民居住环境整洁有序,村风民风也更加和谐健康,达到了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目的,真正实现了从落后村到富裕强村的蜕变!
1、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是农村集体创业干事的先遣兵和领头羊,干事创业村民看党员,党员跟干部,坚强有力的党支部班子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基础,朱家庄之所以能成功,离不开村班子的先行先试,离不开村庄带头人的“领头雁”作用。
2、要因地制宜找准突破口。村集体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先天因素大不相同,只有找准适合本村的发展路子才能产出自己的拳头产品,为村民培植致富好项目。朱家庄合作社立足村庄实际需求,依托大樱桃发展的产业基础,解决了村民卖果难、维权难等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动力。
3、要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农民是发展村级经济的重要基础,只有牢牢依靠群众的力量,发动其参与的积极性,才能迎难而上克服发展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朱家庄村合作社,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为农民服务为宗旨,不论是最初建合作社还是后来土地流转,根本都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牢牢树立了农民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夏张镇朱家庄村民委员会
2021年7月31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