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泰安市设施蔬菜越冬技术指导意见

2019-12-18 泰安市农业农村局 特色办 浏览量: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设施蔬菜得到了长足发展,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解决我市设施蔬菜越冬技术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达到丰产增收的效果,特总结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基本技术措施

1、选用抗寒耐冻品种。提高保护地种植品种的抗寒、抗冻等抗逆性能,对于在保护地栽培中,抵御冷害、冻害的发生具有特殊的意义。

2、加强大棚保温性能。在现有大棚基础上,在棚后墙外部贴墙堆放秸秆1米厚,多则更好。晚上在棚上加盖苫被,或加盖双层草苫子(三年以上草苫子不能用,基本失去了保温作用),上面要压到后墙,下边要搭到地面,周边要压严压实,避免窜风。棚的前脚也要加盖1米高的底脚草苫子,用石块、砖块压实,防止地面风掀苫子。

3、棚内增温。一是加盖内膜。在大棚较高的情况下,建议加盖内膜,可保证内外膜间空气隔绝,减少热量散失。二是扣拱棚。如果秧苗小也可在棚内用竹片架小拱棚,距地面0.8~1米处用地膜和小拱棚,白天气温升高后可揭开,晚上再盖好保温。三是可铺设银灰地膜,增加植株间光照强度,有效增温和提高光的利用率。四是铺干草或碎秸秆。在地膜行间可铺一些干草等,白天吸热,晚上吸附潮气,既增温又防止病虫害发生。五是选用无滴膜。增加棚内光照强度,提高棚温。

4、增加光照。冬季设施蔬菜栽培时间长,棚膜上会沉积草苫碎末和灰尘等污物,影响棚膜透光率,尤其是靠近路边的大棚,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影响蔬菜对光照的需求,从而降低产量,应随时观察棚膜的洁净状况,经常清扫,一般在早晨揭苫后进行,可用笤帚或拖布自上而下将薄膜上的尘土或杂物清扫干净,提高透光率。长时间闷棚造成高湿弱光环境,因此只要温度不是很低,就应每天揭开棚上的草苫见光,阴天可比晴天晚0.5-1小时,下午落苫时间比晴天早0.5-1小时。即使温度下降,也要在中午前后揭苫1-2小时。

二、合理浇水

冬季设施内种植管理重点,应该是设法提高蔬菜生长期间的土壤温度,以利于其根系的生长和对水、肥的吸收。合理浇水可以保温保墒,增加蔬菜生产效益。

1、“定植”水和“缓苗”水要浇足,此后不旱不浇水,加强中耕,需要浇水时,应选晴天的上午进行。浇水后,上午闭棚增温,以利于降低室内湿度、提高水温。下午放风排湿,降低湿度。气温持续零度以下的天气里,浇水间隔应在15~20天。随着天气转暖,逐渐缩短为间隔7~10天。

2、应以滴灌为主,没有滴灌条件的要掌握小水轻浇,切忌大水漫灌,以利于保持地温和气温不下降或者少下降,预防蔬菜沤根伤根的现象发生,促进蔬菜生长发育。

3、开花坐果期水量要小,见干见湿,不可带肥,此时水肥过量易造成花果早脱落。膨果期水量稍大,可小水带肥冲施,促进果实膨大,增加果实商品性。

三、合理施肥

1、增施有机肥,提倡施用优质有机堆肥,老菜棚注意多施含秸秆多的堆肥,少施禽类肥,实行有机无机肥配合秸秆还田,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有机肥的施用量,综合考虑环境养分供应,适当调整氮磷钾化肥用量,非石灰性土壤及酸性土壤需补充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

2、根据作物产量、茬口及土壤肥力条件合理分配化肥,大部分磷肥基施,氮钾肥追施,生长期前期不宜频繁追肥,重视膨果期后的追肥,采用合理的灌溉追肥技术,与高产栽培技术结合,提倡苗期灌根,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则。

3、育苗肥增施腐熟有机肥,补施磷肥。每10平方米苗床施经过腐熟的禽粪60-100公斤,钙镁磷肥0.5-1公斤,硫酸钾0.5公斤,根据苗情喷施0.05%-0.1%尿素溶液1-2次。基肥施用2-3方每亩,如果采用滴灌施肥,可减少20%的化肥,如果大水漫灌,每次施肥则需要增加10%-20%的肥料数量。

4、严冬过后重追肥,冬季低温、弱光,使得蔬菜生长缓慢,为了弥补作物冬季生育期间的消耗,为开春后的增产奠定基础,冬春茬果菜类,特别是瓜菜类,应于1月底2月初重追肥1次,用腐熟有机肥2-3方每亩加磷酸二铵300-450kg每亩,开浅沟施入后,埋土灌水,此时,提倡用30-90kg每亩磷酸二氢钾,随灌水进行土壤追施磷钾肥。

四、病虫害防治

冬季蔬菜病害一般是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细菌性叶斑病等。虫害主要是蓟马、蚜虫、螨虫等。防治原则必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合理用药,交替使用。

1、农业防治

(1) 精耕细整土地,悉心培育壮苗,在移植时尽量不伤根,精心整理,保证不积水沤根,施足基肥。

(2) 定植后要根据气温变化,适时适量浇水,防止地上水分蒸发,苗体水分蒸腾,隔绝病毒感染。

(3)特别是茄果类蔬菜,分别在花蕾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磷肥,增强植株营养匹配功能,使果蒂、茎秆增粗,促植株健康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2、化学防治

防治原则:严禁使用违禁药品或未经登记药品,使用化学药剂过程中应做好防护,确保人身安全,杜绝污染周围环境。

(1)病毒病 进入高温季节,首先注意防除蚜虫、粉虱等传毒媒介,在棚室通风口布置防虫网,田间悬挂黄板,如果害虫基数量很大,容易感染病毒病,可喷施一次吡蚜酮(或啶虫脒)+螺虫乙酯。

(2)疫病 生物防治:可选用木霉菌剂(5亿孢子/g)1kg/667m2喷雾或枯草芽胞杆菌菌剂(100亿孢子/g)150g/667m2喷粉预防。科学用药:发病前,选用68.75%噁唑锰锌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保护。发病初期,可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3.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性粒剂1500~20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600~1000倍液,或10%氟噻唑吡乙酮油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注意交替用药。

(3) 鳞翅目幼虫和螨类等 可选用Bt制剂1000倍液,也可用10%氯虫本甲酰胺悬浮剂1500倍液顺沟喷淋。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