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涌动“新六产”

2018-08-24 项目部 浏览量:

  8月14日,记者走进惠美农牧有限公司,这里不仅拥有有机茶叶、百合、藜麦等2.6万亩的特色种植区,还有生产百合干、茶叶的加工厂,俨然就是个生态大园区。“我们公司已经成功实现从‘一产’到‘新六产’的转变,致力于打造全市‘田园综合体’样板工程。”公司负责人吴爱杰对记者说。

  像惠美农牧这样从一产衍生出的多业态综合体,在新泰正遍地开花。当地以创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为契机,紧扣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断创新路径,调新发展业态,全力打造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互促互融“新六产”,为乡村振兴孕育了强劲动能。
  新体系——
  “一产”变身“新六产”
  “我们的项目建成后,既能种植樱桃,又可从事樱桃酵素生产,后续还将提供采摘、观光、娱乐等配套服务,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新泰市谷里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董事长周凯告诉记者。
  自2010年开始,周凯流转谷里镇于枣林等村土地5000余亩,建设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栽植樱桃10万余株,所产大樱桃全部取得国家有机标准认证。目前,科技园的大樱桃已进入盛果期,年可实现经济效益5000万元,土地产出效益是原来种植花生、地瓜的10余倍。
  如今,他又在延长产业链条上做文章,让“一产”变成“新六产”,产生乘法效应,提高产品附加值。台湾哈比农夫生物科技示范项目应运而生。
  该项目依托丰富原料优势,以生产樱桃酵素和生物有机肥料为主,新建一座年产1000吨樱桃酵素生产车间,新上6条酵素发酵罐生产线。此举不仅实现了自身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还解决了周边个体果农的樱桃销路问题。园区依托已建成的5000米葡萄长廊和万亩樱桃园,发展新兴观光采摘旅游农业,着力打造周边市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实现三产联动相加。  “新六产”打开了现代农业发展新思路。目前,全市建成泰茶“良心谷”、羊流惠美农牧百合园、长兴现代农业创新园等产业园118个,规模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09家。 
  新业态——
  “单打独斗”变“抱团发展”
  走进龙廷镇掌平洼村,蜿蜒的山道是用大小不一的石头修砌而成,石头老屋则用篱笆环绕起来、小桥上铺的是凹凸不平的鹅卵石,整个村庄就像一个古朴又充满田园风情的公园。漫步村内小路,处处可见三三两两前来休闲度假的游人。
  “今年我们已经和几家公司洽谈合作事项,准备吸引外资,对村里景区进行全方位打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村党支部书记刘方军的介绍中带着满满自信。
  这几年,掌平洼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以前家家户户围着自家土地转,单打独斗的经营方式并未让老百姓从土地上尝到很大的甜头。如今,该村利用2000多亩的林果资源优势,由村里先后领办了杏梅专业合作社、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带领村民抱团闯市场,着力打造“观光+休闲+度假”的民俗旅游福地,年均接待游客6万多人次,实现收入650万元,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受掌平洼发展启示,新泰全力培植了一批产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实现了“新六产”发展加速度。目前,全市共发展优质蔬菜47.5万亩、泰山茶2.2万亩、千亩以上经济林99片,建成林果、畜牧、蔬菜等特色专业村223个,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1925家、1849家,带动22.5万农户增收致富。
  新动能——
  激活现代农业“一盘棋”
  “我们每年都列支2000万元专项资金,并向上争取涉农资金5亿多元,重点投向融合型经营主体、高效农业项目。”新泰市农工办负责人介绍。
  为激活现代农业“一盘棋”,新泰成立乡村振兴发展集团公司,采取财政出资、银行融资、企业投资联合的方式,集中资金打造农业重点项目;设立乡村振兴发展基金,由乡村振兴发展集团公司统筹运作管理,优化投资环境,让更多的“新六产”企业在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
  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精心编制全市农业结构调整规划以及茶叶、中药材、桑蚕等专项规划,确立了“生活+”北部休闲观光、“生产+”中西部设施蔬菜、“生态+”东南部绿色生态三条产业带。
  成立市镇村三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在山东省率先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化、土地承包股权化、农民住宅产权化、林权水权民营化、土地托管市场化“五化”改革,深化农村供销社、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等各项改革,推行订单融资、林权抵押等涉农金融服务模式,集体林权改革“5+5”模式、供销社“四位一体”社会化服务模式在全国推广。
  当地还依托科研院所,建设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催生“一个产业一个孵化器”、“一个园区一个特色品牌”。今年,山东长兴农业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尹伟伦担任技术顾问,并发起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山东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也在惠美农牧设立了试验站。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