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军,男,1974年出生,中共党员,自2007年担任掌平洼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立足山区实际,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以打造“山区脱贫示范村、整体脱贫样板村”为目标,创新举措,精准发力,初步走出了一条“一产+三产、林果+旅游”的脱贫富民的好路子。2016年掌平洼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8万元,51名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摘帽。他本人因工作成绩优异,先后被评为“新泰市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新泰市乡村创业之星”、“新泰市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当选为新泰市十七届、十八届人大代表,泰安市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在扶贫工作中,刘方军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扶贫的主渠道。
一、托底子,开方子,精准“靶向定位”
扶贫工作只有把贫困原因搞清楚,扶贫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掌平洼村是省级贫困村。全村共418户、1203人,耕地面积1223亩、山林面积1500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0户、68人。刘方军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工作,在扶贫工作上做到细致用心。一是问题摸清。他亲自带着两委干部,按照“六步走”的程序,在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分成两个工作组,重新对全村贫困人口进行逐户排查,把张家长、李家短都做到了心中有数。通过排查,发现我村62名贫困户都是因病致贫,占93%.他们要么是年纪大、劳动能力差,要么就是家中病人多、无法外出干活,还有的就是卧病在床、丧失了劳动能力。二是方向定准。作为偏远山区村,掌平洼没有任何经济优势和区位优势,除了为贫困户办低保,还有什么法让贫困户脱贫致富?刘方军多次主持召开脱贫攻坚“诸葛亮会”,经村两委及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讨论、辩论,大家最终想到了发展乡村旅游。该村发展旅游具有很大的资源优势,林果种植面积大,龙廷杏梅是该村特有的林果品种,每年杏梅开花的时节很多市民自发地到我村赏花,还有“石头老屋”、“螺旋老井”等自然资源,曾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发展生态观光、乡村旅游的基础非常好。通过发展旅游,一方面可以做到特色产业与旅游的互促互进,实现集体增收,带动更多农民致富;另一方面,对劳动能力差和无法外出打工的贫困户,可以安排到景区务工增收;对没有劳动能力的,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虚拟就业等方式增收。集思广益,刘方军最终确定了“旅游+扶贫”战略,以杏梅基地为主轴,利用青山、古井、老屋等资源,大力开发“杏梅古村”乡村观光休闲旅游。
二、搭台子,拓路子,脱贫“事半功倍”
思路有了,刘方军开始马不停蹄的打造“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家物”的乡村田园体验游目的地,带动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主要干了两件事。
一是建平台,夯实旅游基础。一方面,做大林果基地。在他的带领下成立了杏梅合作社,共发展有机杏梅1200余亩,修建7公里的盘山公路,每年杏梅的产量达到了600万公斤,取得有机、绿色食品认证,注册了龙廷杏梅商标。另一方面,完善景区功能。先后建设了标准化杏梅采摘园、柿子采摘园1000亩,建设1100平方米的游客接待中心,收购维修了石头房子十多户,修缮了螺旋古井,景区功能逐步完善,每年吸引周边地区游客上万名。
二是拓路径,依托旅游增收。刘方军积极探索多种扶贫形式,真正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目的。合作社帮扶获返利。对贫困户疏于管理的的果园、采摘园,由杏梅合作社帮扶代管代销。目前合作社代管果园300亩,去年对社员实行二次返利14.5万元。贫困户牛传亮的果园由亩产5000余斤提升到7000斤,年增收4000余元。增设岗位挣薪金。安排有劳动能力或部分劳动能力的的贫困户,在旅游公司小市场卖土特产、在停车场收费、农家乐打工以及从事门卫、保洁等工作,帮助曹成东等12名贫困户年增收5000元以上。资产流转赚租金。村委将无劳动能力贫困户的果园或空余石屋租赁给旅游公司,获得租金,共帮助12户18人脱贫。如杨西珍的房屋出租给旅游公司经营,每年获得租金2000元。虚拟就业促赡养。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安排其子女在景区就业,从子女收入中每月拿出200元给贫困老人,目前已帮助2名贫困人口子女就业。免费使用增收入。对承包村农家乐的贫困户及贫困户子女,给予最大程度的优惠,农家乐可免费使用一年,一年后再收取租金,贫困人口年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
三、挑担子,结对子,强力“落到实处”
借助各方力量,推进脱贫攻坚进程。一是村干部结对子。刘方军主动包了7户贫困户,其他村干部每人包2-4户,每周走访一次贫困户,及时掌握贫困户的需求,尽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该村将贫困户脱贫情况,计入村干部的考核。去年,1名干部因包保户未脱贫,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做了检讨。二是第一书记挑重担。积极对接第一书记,该村第一书记泰安交通局宋昌民,同村里一起研究脱贫路子,先后争取资金35万元,硬化村南山2公里生产路,为壮大林果规模、发展旅游产业做出了贡献。三是五老群众做工作。该村古井前边原有一户人家,与旅游发展规划不协调,村里开始动员这家搬走的时候,给钱、给房不愿搬,后来刘方军和村里的老党员商讨办法,多次带着村里的老党员刘兆友出面协调,苦口婆心、反反复复到这家讲意义、做工作,最终痛痛快快地搬走了。四是争取社会各界齐帮助。刘方军积极与市扶贫办、农工办、旅游局、农业局、林业局等上级相关部门对接,邀请上级多次到掌平洼指导产业发展、旅游发展情况,帮助掌平洼争取到了100万元的省级贫困村项目扶持资金。团市委、妇联、工商联和志愿者组织,不定期还对贫困家庭开展临时帮扶活动,为贫困户送温暖。
四、抓设施,做市场,扶贫帮扶“后劲充足”
扶贫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为了建立长效机制,掌平洼继续依托现有的旅游产业,深化一三产业融合,利用上级拨付的120万的旅游专项扶贫资金,建设了1200平方米的游客接待中心,改造3户农家乐,解决了发展中的资金短板问题,加快了旅游开发步伐。特别是游客接待中心的党史馆建设项目,在2017年6月21日开馆,“七一”前后共迎接团队110余个,最多一天14个,成为新泰市第一个村级党性教育基地,山东省基础学历教育泰安电大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为实施“红色+绿色”旅游注入了强大活力,为帮扶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引入了充足的源头活水。
刘方军作为龙廷镇优秀支部书记的代表,在他的领导下,掌平洼村扶贫工作思路清、方法明、有实效,实现了脱贫致富路上一个也不掉队,真正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村庄靓了起来,打造了一个“幸福版”的掌平洼。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