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蔬菜生产面临复杂多变的天气条件和多茬口的交叉重叠,越冬茬蔬菜进入产量形成期,冬春茬逐渐进入采收期,塑料大棚春茬蔬菜陆续开始定植,越冬露地蔬菜逐渐恢复增长,同时蔬菜生产还需预防倒春寒、春旱等不利天气。为做好春季蔬菜生产管理工作,现研究提出我市春季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一、春季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管理
春季日光温室蔬菜主要品种有番茄、黄瓜、西葫芦等,正处于生长旺期,管理上应加强温度、光照、水肥等调控,做好病虫害防治,延长果实采收期,增加产量。
(一)温度管理。温度管理以通风控温为主。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8℃~30℃,夜间13℃~15℃,具体根据品种和长势而定。遇到寒潮或倒春寒天气,应在门口和前屋面近地面处悬挂薄膜、上通风口的下方悬挂缓冲膜,在保温被外覆盖塑料薄膜,或使用增温块、热风机等进行临时加温。
(二)湿度管理。要尽量降低温室内湿度。外界气温低时,可在保温被揭开后进行短时间的顶部通风排湿,每次时间不超过20分钟。连续阴天时可选择在中午12~13时通风10~20分钟。尽量采用膜下滴灌或微喷灌进行灌溉。可在行间覆盖稻壳、玉米秸等降低湿度。
(三)水肥管理。温室内宜采取滴灌、膜下暗灌或小水勤灌的方式,适当加大浇水量和次数,切忌大水漫灌。浇水时间宜选晴天上午进行,浇水量要根据天气、蔬菜长势和土壤墒情而定。一般在浇水后短时间内封闭设施,提高设施内温度,待地温上升后,再及时进行通风排湿。温室茄果类蔬菜生长发育进入中后期后,要根据长势适时适量追肥。一般结合浇水每7天左右冲施一次高效冲施肥、复合肥或优质有机肥,适量增施磷钾肥,提高蔬菜的抗逆性和抗病力,提高品质,增加产量。
(四)光照管理。随着外界温度升高,应尽量早揭晚盖保温被,延长光照时间,可在温室后墙上张挂反光膜增强光照。要经常清扫棚膜,保持透光性。遇连续阴天时,白天要尽量揭开保温被,使作物接受散射光。久阴乍晴天气,中午前后要适当进行回苫管理,避免植株失水萎蔫。
(五)病虫害防治。进入3月份后,日光温室病虫害将普遍发生。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控制病虫害发生和蔓延。及时整枝打叉,摘除植株下部的老、黄、病、弱叶。使用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和斑潜蝇等害虫,蓝板诱杀蓟马,性诱剂诱杀夜蛾、菜蛾等害虫,必要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大棚绿叶类蔬菜,寒潮来临前及时采收,控水降湿,可喷洒一次保护性杀菌剂,尽量使用烟熏剂防止霜霉、灰霉等叶部病害发生。
二、早春拱棚蔬菜管理技术
(一)大拱棚蔬菜
早春大棚蔬菜主要为喜温蔬菜,在管理上要抓好以下三个关键环节:
1、控制温度。棚内温度不宜超过30℃,注意及时通风降温。在生长前期要求温度稍低,后期温度略高。夜间大棚内气温尽量保持在15~20℃,当外界夜间最低气温高于15℃时则整夜通风。
2、降低湿度。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大棚蔬菜逐步进入快速生长期,要求土壤水分充足以满足蔬菜生长需要。但大棚内空气湿度不宜太高,否则极易滋生病害,因此要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切忌大水漫灌,大水漫灌后严重增加地湿,影响根系生长发育,适宜采取膜下暗灌或小水勤灌的方式。
3、科学追肥。大棚蔬菜坐果后根据长势一般要适当追肥,施肥的地方离植株根部要有一定距离(在畦面中间点施),一般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硫酸钾5~10千克,施肥后随即浇水,并注意通风。
(二)中、小拱棚蔬菜
1、提前扣棚提温。早春中、小拱棚栽培,要提前10~15天扣棚提温,提早烤地化土,增加土壤蓄热,提高定植成活率,减少缓苗时间。
2、安全期播种、定植。安全的定植和播种期是保障早春蔬菜丰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当棚内连续3天最低气温稳定通过10℃以上,10厘米深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为安全定植期。拱棚茄果类、瓜类一般在3月中下旬移栽定植。
3、注意防寒保温。定植后要立即覆盖地膜,搭建小拱棚覆盖。地膜要拉紧、铺平、压实,破口处用土封严。拱棚四周薄膜要用土压牢,以防止大风吹破薄膜。定植后要闷棚5~7天,以利于促进缓苗。缓苗后要视天气变化,做好通风与盖膜的管理。一般可在四月中下旬后,视天气与生长情况,通过加大通风降温炼苗后,适时拆除小拱棚,转为正常露地栽培管理。
三、春季露地蔬菜管理技术
越冬蔬菜管理上要注意及时中耕划锄,提温保墒,促进越冬蔬菜根系生长。及早清除菜田杂草,同时,还要根据天气状况,适时进行追肥、浇水,提苗发棵,促其早返青、早上市。
春季露地蔬菜播种面积大、品种多,要根据不同蔬菜生长特点和天气变化情况,适时播种(定植)。定植后要及时浇水,促进缓苗。为防止幼苗徒长,缓苗后7~15天不浇水,不追肥,以促进根系发育。待茄果类和瓜类蔬菜第一果(瓜)坐住、叶菜类蔬菜的茎叶或产品开始迅速生长或膨大时,再进行浇水施肥。
春季特别是四月下旬以后进入病虫害多发、易发阶段,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制定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确保农药残留不超标,实现高产优质。
四、灾害性天气应对措施
注意关注天气预报,对气候变化早做准备。针对不同天气类型,加强预防和管理。
(一)大风天气应对措施
要及时检修生产设施,修补破损棚膜,温室骨架锈蚀老化严重的要及时维修加固或更换。大风天气来临时,白天要固定好棚膜风口,提前压紧棚膜。夜间要固定好保温被等覆盖物。
(二)“倒春寒”天气应对措施
1、加强苗期低温锻炼,提高秧苗抗寒能力。在幼苗出齐后,及时对苗床进行通风,并随着天气转暖逐步加大通风量,以低温锻炼幼苗,提高其适应低温环境的能力。
2、适时灌水或植株喷水。在“倒春寒”来临之前适时灌水,可以降低冻害程度;或用喷雾器对植株表面喷水,可缓解冻害。
3、临时加温和熏烟。对早春保护地蔬菜可在寒流来临时,可采取在棚室门口和棚前脸处悬挂薄膜、上通风口下方悬挂缓冲膜、棚内张挂二膜或加盖小拱棚等多层覆盖措施,保证棚内适宜温度,防止冻害。寒流发生的夜间在田间熏烟可有效地减轻或避免冻害。露地蔬菜可采取覆盖地膜或临时加盖小拱棚等措施进行防寒。
(三)春旱天气应对措施
选择耐旱性强的蔬菜品种,降低水分需求量。作物移栽初期及作物幼苗期及时灌水,浇水后及时中耕松土,切断土壤表面毛细管,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增强蔬菜抗旱能力。及时补充速效肥料,施肥宜在早晚进行,做到勤施薄施,并配合施叶面肥,以此来促进植株生长,增强植株自身抗逆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