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900004341515Y/2022-0016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泰安市农业农村局 组配分类 乡村振兴
泰安市2022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

2022-12-23 泰安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

202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泰安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精神,登高望远、奋力争先,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推进、持续突破。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健全体制机制,汇聚工作合力。调整市委农委组成人员,出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等16个文件,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乡村振兴战略考核动员会议等30余次。贯彻“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坚持典型示范,累计打造“村企合作”“产业融合”“组织带动”“绿色崛起”“文明深耕”等类型示范区47个,惠及466个村、68万人。在全省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涉农资金44.4亿元,同比增长28.9%。土地出让收入安排农业农村支出预算29.4亿元,占比11.5%。对上争取资金12.85亿元,其中肥城市国家级现代农业强县项目1亿元。优先保障19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用地,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415.15亩。

二、聚焦产业兴旺,夯实振兴基础。夏粮丰产丰收,面积、单产、总产均创新高。在全省先行先试“减垄增地”种植模式,累计推广48.8万亩,有效种植面积增长10.1%,该做法得到中央及省领导的批示肯定,并在《新华社山东要情动态》刊发。壮大肥城桃、泰山茶等十大优势产业,总产值164.4亿元。发展现代食品产业,食品制造业增速超20%,增加值增长44.8%,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1.4个百分点。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233家,营收361.4亿元,增长4.1%。现有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48家;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8家、省级181家;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60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4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6个、省级15个。1个区域公用品牌、7个企业产品品牌入选省知名农产品品牌;5个农产品品牌入选“好品山东”品牌;肥城桃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三、注重文化提升,弘扬文明乡风。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志愿服务站点3700多个,配备公益岗人员3617人。打造“泰安小美”志愿服务品牌,服务群众145万余人次,“泰安小美”志愿宣讲团获评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开展文化活动5.2万场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65717场;安排送戏下乡资金882万元,演出5403场。建设城乡书房68家,开展全民阅读300余场次。推广丧事“一碗菜”“一处办”,引导群众文明节俭治丧;加强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节地生态安葬做法被国家和省级媒体报道;举办“一世姻缘·情定泰山”七夕新人集体颁证活动,做到喜事新办、仪式简办。

四、优化人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动改厕后续管护和规范升级,建设信息化平台6个、改厕服务站272个;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市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无害化处理率100%;完成52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11处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7个;累计建设“美丽庭院”户14.14万户。新增水肥一体化33698亩,完成测土配方施肥353万亩;累计回收清理废旧地膜1100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5.09%,宁阳县入选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城镇开发边界外50个安置区全部建成销号,整体进度比省要求提前一个半月。

五、强化党建引领,着力强基固本。投入3000万元建设180个区域化党群服务中心,涵盖900个村级组织、556家合作社、269家企业;依托联建片区建设人才孵化、实训基地,引进高层次人才826名,与210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吸引1223名大学生返乡创业。选聘326名大学生到村任职,回引培育新乡才、经济能人、实用技术人员等“五乡”人才6353名。遴选42名机关事业干部到村任书记,255个软弱涣散村、36个村改社区全部完成整顿。制定37条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揽子”政策;324家企业和358个村结对共建,村均年增收5万元;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12个试点乡镇为支部领办合作社提供“耕种采销”一条龙服务,托管土地8万余亩,村均增收5.6万元。

六、巩固脱贫成果,促进稳定增收。落实分片包干、定期走访、部门联动“三项监测帮扶制度”,现有监测帮扶对象565户、1638人;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户均落实帮扶措施3项。投资1072万元,实施乡村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安置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监测帮扶对象1738人。选派897名“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实现脱贫村、易地搬迁安置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全覆盖。打造东平县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抓好黄河滩区迁建、移民避险解困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实现群众稳得住、有就业、可致富。

与此同时,泰安在乡村振兴方面仍存在产业投入较小、生态环境不够优化、人才缺乏、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衡和融合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下一步,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力度再加大、措施再强化,续写好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泰安篇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