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振兴乡村需要“种田CEO”

2021-01-22 农民日报 孙眉 浏览量:

乡村振兴是农业的全面升级、农村的全面进步、农民的全面发展。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人才振兴是关键之举。人才能否振兴,核心在素质,基础靠教育。

2018年我国农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8.1年,务农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6.8年,介于小学和初中之间,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制约着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生产效率,迫切需要通过提升主体素质加以改善。没有人才的发展难以为继,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业农村为工业化、城镇化输出了大量高素质劳动力,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造成自身“失血”“贫血”,人才流失导致发展动能衰减,农村日渐凋敝,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这样的局面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扭转。“谁来种地兴村”亟待破解,目前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不足30%,农村人力资源状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农业农村缺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带头领军人才日益成为制约发展的最大短板,“谁来种地”“谁来兴村”日益成为亟待破解的现实问题。

高职扩招,农民也能“上大学”

高职扩招培养农民,有史以来第一次把高等学府的大门向农民打开,是广大农民千载难逢的机遇。2019年在高职扩招的政策基础上,农、教两部门专门针对成年农民进一步提出含金量更高的政策措施。2020年扩招农民学员3.5万人,达到2017高职涉农专业招生规模的70%,充分表明扩招政策顺应农民需求,符合涉农职业院校办学方向,也为全面推进涉农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基础。

多部门联动,提供“一站式”服务。农业农村部与教育部联合发文部署,细化扩招要求,及时解读扩招政策,回应基层部门、农民、院校对报名渠道、学费资助、学习形式等问题的咨询,指导调度各地工作进展。各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协调推进会,及时会商解决扩招过程中的重要事项。众多院校积极与当地基层农业农村部门沟通,深入基层生产一线开展多种形式招生宣传,对接人才培养需求。

重农尚学,政策渐入人心。教育部先后开展了系列政策解读,农业农村部先后组织三次政策培训班、通过“学习强国”转载推送,并广泛利用报刊、网络、公众号等开展政策宣讲,让利好政策逐渐为社会熟知。在陕西,四部门联合召开新闻通气会,利用“一网两微一端”集中宣传,受众达60万人次。青海省通过电视台发布信息、张贴招生广告、组织招生宣传组赴基层宣传等形式将招生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各级部门重视、涉农院校积极,社会关注农民、关心教育的氛围逐渐形成。

拓宽扩招途径,开展“定制”服务。在江西、湖北、福建等省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万名农民学历提升计划”等现有培养计划,积极谋划与扩招一盘棋推进,形成了深入推进的良好基础。在新专业方面下功夫,河南省围绕农村“两委”班子设立管理专业班,围绕产业致富带头人设立产业提升班。陕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赴11个县市调查农民产业需求,针对需求差异设置不同专题班。

产业导向,农民能当“总经理”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当前,农业职业教育中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是分割的,农业职业学历教育面临边缘化、衰弱化,农业职业培训则是松散化,分属不同部门举办,因而,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实行学历职业教育与涉农职业培训两条腿走路。

建立县乡村三级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统筹管理,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将农业职业教育的学习场所设在田间地头,在实践中增长技能,增强职业归属感,提高农业职业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建立多元办学模式,强化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社会发展的联系,引导涉农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参与农业职业教育办学,实现师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模式等多元主体同频共振,融合发展。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广东省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养省级示范基地”“广东省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基地”,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行了有益尝试,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全力开展集高素质农民学习、培训、实训、创业孵化于一体的平台建设,为乡村振兴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培养农业产业化经营、乡村治理高素质人才,值得充分肯定。

服务产业发展,整合涉农专业,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结构,突破农业产业升级瓶颈,开设与农村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等产业对接的专业,打造涉农专业链,实现涉农专业与现代农业、二、三产业有效衔接,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发挥农业职业教育对高素质农民的培训优势,为农业现代化培养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

创新教育发展理念,发挥特色农业产业优势,依托“一地一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等特色农业产业,主动融入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建立特色农业专业群;创新培训模式,强化职业培训品牌意识,创建远程教育平台,打造现代农业职业培训品牌,彰显农业职业教育特色。

精准施策,农民就业“定制化”

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向乡村振兴,发展农业产业是根本。农业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必须先行;农业职业教育要发展,必须要走产业对接校企合作之路。2020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相关文件颁布实施,农民职业教育迈入“黄金时代”。

在湖南,通过深入调研涉农专业岗位实际需求,湖南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全年校企协同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技能抽查标准30余个,培养“双师型”教师50余人,立项省级以上教学团队19个、在线教学优秀案例3个、精品课程52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3门、教学资源库6个。一年来,成员学校、企业协同共建“厂中校”12个、“校中厂”26个,校外示范性实训基地达到58家。成员学校与40余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冠名班”协议,订单培养学生2000余名,安排顶岗实习学生1万余人。成员学校还联合企业大力推进农林牧渔类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新增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3个。加强技能竞赛校企合作,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学生在省级以上各项大赛中获奖85人次。

在服务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湖南生物机电职院、怀化职院、常德职院、永州职院等成员学校圆满完成湖南省1000多名基层农技特岗人员定向招生任务。大力开展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基层农技人员等职业技能培训,培训人数达1万多人次。湘西民族职院承担湘西州“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娄底职院创新实施“村干部定向培养工程”,“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上岗”培养村干部、农民大学生4000多名。值得一提的是,成员学校、企业还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国际交流合作,职教“国际输出”打开新局面。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机遇,也是职业教育实现内涵发展、创新育人模式的内在要求。服务和担当乡村振兴的重任,职业教育责无旁贷、任重道远。”农业农村部科教司有关负责人说,职业院校承担起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可加大对乡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高素质农民、基层农技人员、乡村党建干部等的培养。同时,要全方位服务“三农”,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规模优势、人才优势、技能优势、智力优势,进一步发挥职业院校办学优势,建立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联动机制,形成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